根据日本民调,6月份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至22%,为21世纪以来的最低点。持有超过1.1万亿美元美债的日本,在第一季度内减持了420亿美元。7月,东京街头出现“为国家利益而战”的口号,使得美日之间的裂痕完全暴露于公众视野。
关税风波后的日本强硬反击
美日贸易战迅速升级。7月9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对日本出口的所有产品征收25%的关税,理由是“美日贸易关系不公平”。
此决定震惊全球市场,东京股市在数小时内市值蒸发超过1700亿日元。华尔街日报、彭博等权威媒体迅速以头条报道此事。
7月10日,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千叶县的一次临时演讲中明确表示,若美国认为日本对其依赖,便要求日本无条件服从,这种做法是不可接受的。他强调,为了国家利益,他愿意冒险,并号召国内团结,坚守核心利益。这种罕见的强硬立场,明显与日本过去对美国“谨慎顺从”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。
与此同时,多项民意调查显示,68%的日本民众支持“外交独立自主”,而77%的人不再信任“美国会在危机时刻保护日本”。
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,自民党遭遇惨败,执政联盟的支持率下降至24%,石破茂内阁陷入困境。面对选举压力和公众情绪的双重影响,石破茂不得不采取强硬策略。
关税冲击并非单一现象。美国政府持续向日本施加压力,要求其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从3%提高到3.5%,并且多次提出苛刻条件,要求增加驻日美军军费的分摊。外交和安全领域的矛盾与经济摩擦相互交织,导致美日同盟的裂痕不断扩大。
关键策略一:美债与全球资本链
日本所持有的美国国债,是美日关系中最为敏感且最具影响力的筹码。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的6月报告,日本持有的美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,超过1.1万亿美元。在一季度,日本央行已悄悄减持了420亿美元的美债,同时增加了黄金储备和人民币计价的“熊猫债”,其黄金储备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。
虽然直接抛售美债并非易事,但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5月公开表示“不排除将美债作为谈判的筹码”。
美国联邦债务的利息支出已占其财政收入的24%,如果日本大规模抛售美债,全球美元债券市场将面临压力,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报告都警告称,美债的任何大规模去杠杆化都可能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。
美国充分认识到日本所拥有的“金融杀手锏”的强大力量。日本央行正同步增加持有黄金和人民币资产,不断优化其国际资产配置,这显然是在为应对极端情况做充分准备。与传统的“外汇储备多元化”策略相比,现在的日本更加重视运用金融手段来对抗美国的压力。
全球资本流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新兴市场货币和黄金价格的波动频率显著增加,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对美国国债的评级展望。日本的金融战略已经对美国财政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,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将成为一种“新常态”。
策略二:农业与汽车行业
美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高度依赖于汽车和农产品。美国要求日本全面开放大米、牛肉等农产品市场,这一要求直接对自民党最重要的选民群体——农业选民构成了威胁。目前,日本正面临“米荒危机”,粮价已连续四个季度上涨,若开放农产品市场,本土农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。
汽车产业是日本对美出口的关键,其出口比例占到了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28%。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给丰田、本田、日产等汽车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最新数据显示,关税的长期化可能导致日本GDP增速下降0.7个百分点,同时汽车产业链的就业岗位可能减少12万个。
石破茂立场坚定地表示:“我们绝不可能为了换取汽车关税豁免而牺牲农业。”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,成为美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。
东京方面坚持认为,投资与贸易应当得到区别对待。若美国持续施压,可能会促使日本企业加速撤离美国市场,并重新调整全球的生产布局。
当前,国际汽车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。在上半年,丰田公司宣布将在泰国、越南等东盟国家增加电动车及零部件的生产能力,并将部分墨西哥工厂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。美日汽车产业的联盟关系在现实中正逐渐出现裂痕。
策略三:同步推进安全、外交、科技多领域突破
近期,日本在战略自主化的道路上步伐显著加快。在军事领域,日本拒绝参与美军的南海巡航行动,减少了F-35战机的采购量,并转向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研发下一代战斗机。日本防卫省宣布,计划在2030年前将美军依赖度从70%降低至50%,并全面提高自主研发武器系统和本土防御能力。
在外交方面,日本正积极与东盟国家和海湾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,并在2024年底与中国就稀土供应链和电动汽车标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同时,日中经济对话逐渐恢复活力,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的推进速度加快,日本正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贸易网络。
在科技和产业链领域,日本正加强与欧盟和东盟国家的合作。今年6月,中日韩三国高层会议得以重启,东京与首尔、北京在半导体材料、绿色能源标准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多项共识。在日本与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中,日本正积极寻求新的平衡点,以减少对美国关键技术的依赖。
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多项技术限制,以“国家安全”的名义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施加限制,同时却要求日本开放其芯片市场。面对此情况,日本政府已经制定了应对技术限制的反制计划。如果美国升级金融制裁,日本将考虑启用SWIFT系统的替代方案,并增加美国国债的抛售。
策略四:社会共识促使政策转变
截至6月底,《读卖新闻》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,日本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至22%,而“不信任美国”的比例高达68%。《朝日新闻》的数据更为显著,77%的受访者认为“美国不会在危机时刻保护日本”。日本社会的情绪已经从谨慎观望转变为强烈的不满。
美军在日本的经济负担、特朗普总统的公开“侮辱性”言论等事件持续激怒了日本民众。东京都议会的选举结果成为了一个指标,自民党遭遇了历史性的重大败绩,执政联盟的支持率也处于低点。在东京街头,年轻人举行了示威游行,呼吁“外交独立自主”,媒体舆论普遍支持政府对美国采取强硬立场。
民众意见对政策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在参议院选举即将到来之际,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已经降至了一个危险的低点。分析机构指出,任何对美国的妥协都可能引发政治上的自我毁灭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示:“日本国内的政治限制非常严重,达成协议的难度非常高。”
随着社会共识的演变,日本的决策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。日本学者认为,由于经济、社会和军事上的“三重信任危机”,美日同盟的基础已经不再稳固。美国在东亚的传统霸权模式正面临真正的挑战。